現(xiàn)如今,交通運輸還是很不發(fā)達的階段。
水產(chǎn)養(yǎng)殖也沒有完全鋪開。
在京城的時候,陶國慶能吃的魚,除了不怎么好吃的鯉魚,就是刺很多的鯽魚。
陶國慶雖然孤身一人,但是被翠姨傳授了不少廚藝。
每次燒魚的時候,翠姨就說起她十幾歲的時候,跟著宋老先生一家住在江南的時候,家里頓頓燒魚。
什么魚應該怎么燒,翠姨熟記于心,也能跟陶國慶說得頭頭是道。
沒搞那個批發(fā)點之前,陶國慶扒著火車去過不少地方,也讓廚藝有過實踐。
之前周朗在錦城讀碩士的時候,陶國慶跑去錦城,為了有口飯吃,用了點小計謀,讓國營飯店的大師傅恨不得收他當徒弟。
葉舟往廚房里看了一眼,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陶國慶的動作嫻熟,看來確實是會做飯的樣子,不至于把好好的食材給糟蹋了。
“這魚是哪來的?”葉舟問。
雖然葉舟很少去菜市場,不過也知道中午再去菜市場,不可能買得到那么好的魚。
周朗解釋說,是峽山村的藍老爺子送的。
藍老爺子祖孫倆因為葉舟的牽線,他們抓到的魚都可以賣陳大姐,后來還可以給楊老爹的飯店,現(xiàn)在祖孫倆的日子都好過起來。
葉舟突然想起來說:“確實有段時間沒有見過他們了。但是光靠著抓魚,恐怕也不是長久之計。”
周朗說:“確實是這樣……藍琦在游泳方面有一定的天賦,省里的體校來找苗子,我剛才讓他爺爺帶他去看看?!?br/>
葉舟說:“這倒是一條路?!?br/>
陶國慶的動作很利索,很快就做了一桌豐盛的菜肴。
三人坐在一起,邊吃邊聊。
陶國慶率先說起這次來的目的。
正如周朗推測的那樣,他千里迢迢從京城來,就是為了盛家的事。
陶國慶說:“你們有看新聞嗎?盛家現(xiàn)在回來的是老二,據(jù)說老大還端著架子,讓老二打前戰(zhàn)?!?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