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貴以前每個月都會經手廠里每個人的工資表,自然清楚廠里工人的待遇?,F(xiàn)在資方的比例有變,再加上范煙琪大刀闊斧地改變了薪酬標準,也著實需要一個有點能耐的人來緩和工方和投資方的關系。
畢竟,七一機械廠之所以沒落,也不能完全怪管理方,廠內有些老職工倚老賣老,了,工不出力也在其中。
這是每家工廠在發(fā)展和改革之后必須要經歷的陣痛,聶曉麗好歹是女人,有時候面對那些耍潑的老工人們,也比王本貴有能耐。
當然,聶曉麗同樣會為應有的待遇而向王本貴來爭取,甚至是說服他來向上一級的領導來反應。
這個位置,目前聶曉麗做得有聲有色,津津有味,著實體驗了一把當官的威風。
王易對此也是樂見其成,因為有時候,他也擔心老爸在乍得權力之后,會有小小的飄飄然,而老媽正在享受著“董事長夫人”的風光,未必能冷靜,現(xiàn)在搞一個工會主席扣在她的頭上,多少能讓她冷靜冷靜。
當然,現(xiàn)在的工會主席就不會像以前那樣只是光桿司令。聶曉麗著實找了幾個平時關系不錯,做事也還公允熱心的同事來當手下,盡量根據(jù)政府的條條框框來給職工們爭取更多的福利。
在兩人都各有追求的情況下,這日子忙碌地過著,兩人的大腦更加活躍,甚至于因為王易化身大多是貼身跟著聶曉麗來保護,還能跟老媽提點意見,漸漸地,聶曉麗在廠里的威信倒是比王本貴還要高一分。
這個組合,目前在國內算是特例,無法復制,因為沒有哪一個大名人像王易這樣有化身,可以一直陪在母親身邊出謀劃策。也所以,哪怕錢召從某種渠道得知聶曉麗的威風,礙于王易的面,也只能笑笑。
畢竟,從政府的角度來說,雖然是大股東,希望工人能多賺錢,但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一個安穩(wěn)而飛速發(fā)展的七一,需要安撫這些工人們,所以……只要工人們的福利待遇不過份,就默認了。
這年頭,哪個壟斷的企業(yè),職工待遇不是讓其他一般企業(yè)們眼紅的。
好在,很快,隨著七一機械要擴建的申請被批,七一也開始對外大量招工。
一線工人和管理人才,都招!
管理方面,一些不重要的普通職位,范煙琪和樂一天經過商量,決定讓出來交好德池市的一些關系戶。當然,前提是對方的親戚表面上得過得去,不會耽誤生產。
用范煙琪的話來說,就當是公關費用了。
這些關系戶里也不乏有心想好好做的,以后慢慢再提拔,讓他們之間互相比較,表現(xiàn)不好的,再剔出去,七一也有理由,畢竟給過機會不是?
這些普通職位也就算了,那些一線工人招聘時,因為七一是在整個汀南省發(fā)的廣告,沒想到其他地級市一些混得不如意但又自認為有些技術的人才們,沖著王易的招牌和七一的優(yōu)厚待遇,紛紛趕來競爭。
王本貴又是得意,又是嘆息,想起自己以前坐冷板凳時的感受,這脾氣就特別的好。
擴建的七一機械規(guī)劃圖,是王易特意找柳和松來搞的,雖然對比起新保稅區(qū)的那條臭水溝,這種設計并沒有太大的難度,但柳和松還是很高興地接了,花了近兩周的時間弄出來,對比德池市其他的老牌企業(yè),那便多了幾分現(xiàn)代和時尚、活力。
于是,在市政府再次表示資金有限,頂多能先撥下100萬元后,王本貴又來找兒子哭窮了:“先支援個一千萬元吧!這地皮不擴建,生產設備放不下,我們的產能就無法提升,又怎么交貨?”
王易無語了:“老爸,錢市長就是看準了你會來找我,才特意只批100萬元!堂堂市長,哪里可能手里只有一百萬元的市建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