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承嗣做夢也沒想到,在嶺南待了快二十年,從乳臭未干的小兒長成了男人,把最該建功立業(yè)的日子流放到蠻荒之地,在已經(jīng)忘記長安是什么樣子的時候,他被召回來了。他是同輩人中最大的一個,如今已經(jīng)二十有四,但他不記得姑母,也不記得皇帝姑父,只知道父親死的早,從那以后就沒過過安生日子。他從未有過野心,也沒有欲望。聽說這次回長安,姑母要他做周國公。周國公又是什么!姑母要他做尚書奉御,尚書奉御又是什么!
武承嗣騎在馬上,穿過明德門,一身粗布衣。長安街道寬闊,馬踏過去,揚起一陣塵土。他覺得自己好像來過這兒一般。坊門大開,傳來嬉鬧歌舞聲,有酒香,武承嗣望過去,后面的差人催促道:“周國公殿下,離崇仁坊[r1]還遠(yuǎn)著呢。后日就要面圣了,今日可不能耽擱?!?br/>
“知道了?!蔽涑兴脧奈催@樣對人說過話,他一向恭恭敬敬,奈何這差人說話就像個奴才,他不自覺就有了國公的架子。這一說不得了,可舒服多了。武承嗣看著鶯歌燕舞的長安城,城中酒家、旅社、食店、藥坊交錯雜亂,迷了他的眼。從今往后,這便是他的家,他便是長安城最有權(quán)勢的人之一。
他聽人家說,自己的表弟武三思也來了。說來好笑,流放了那么多年,他一直不知道自己有個年歲相當(dāng)?shù)谋淼堋K紒硐肴?,不知道該不該恨姑母,還是愛她。也不知道這位表弟又是怎么想。也許見了,就明白了。
他揚起馬鞭,踏塵而去。
上元元年。
李弘的病稍好了些,武皇后放不下國事,再等不得。她上書建言十二事,施惠百姓,休戰(zhàn)息兵,減大興土木,減免賦稅。又籠絡(luò)百官,讓他們加官進(jìn)爵,增加月俸。除此之外,改了服喪的規(guī)矩,父親在世也要為母親守孝三年。最后兩條,是用來取悅李治和皇室的。提倡百官學(xué)習(xí)《老子》,李家一直標(biāo)榜自己是李耳的后代,這可算是拍他們的馬屁。而李治,武皇后最最了解,平時算得光鮮,其實小氣得很,平時點個燈都要節(jié)儉。這最末,便是大力推行節(jié)儉,皇室不再用度奢侈玩意兒,那些厚重的褶裙也要減。
這十二件事,可謂高屋建瓴,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無論是百姓,還是百官,抑或李家皇室,全都考慮在內(nèi)。至于自己,更是把好處藏了進(jìn)去。這樣的手段,李治斷斷比不上,更不用說她那些兒子們了。
這件事辦完,她又說服李治,當(dāng)世以孝治天下,不如給高祖太宗和他們的皇后上尊號。李治欣然應(yīng)允。上了尊號,武皇后說祖宗的尊號叫皇帝皇后,現(xiàn)在得避諱,不如稱天皇天后。李治沒有多想,不過是換個名稱,他這么多年的妻子,仍然是他的妻子,他還不了解,他還不信任?天后,不就是天皇的皇后么?
武皇后一笑,從前只有皇帝比附于天,如今她也要比附于天。天命在此,她,是天之后。從今往后,大唐不是只有一個圣上,二圣一并坐于尊位。
天后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