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淵聽著王夫子這不見外的語氣,不僅不生氣,反而是樂滋滋地把四份早就備好的禮物一一送給諸葛云疏四人。
雖說諸葛云初只是一名記名弟子,但是經(jīng)過這段時日的相處,王夫子對其贊賞有加,這也是王夫子想也沒想就脫口而出四個弟子的主要原因。
而諸葛云初這邊,看著遞過來的精巧禮盒,先是一愣,然后很快反應過來,并一臉喜色地接受了這份禮物。
“這里面有師伯送你們的筆墨硯臺,雖說比不上你們在竟陵府這次詩會上得到的文房四寶名氣大,但是它們的質(zhì)量絕對不亞于榮寶閣里面的那些......
還有這一本《大夏全志》,可是市面上的書肆買不到的,甚至就連郡學里面也沒有幾本,更是比之原有的《大夏志》全面很多......師伯望你們珍之重之,好好研讀這本書?!?br/>
也不枉他花費了這么多功夫,才得到這三本珍貴的書籍,而另一本則是從他關門大弟子郭簡手里順過來的。雖說有些陳舊了,但是對于讀書人來說,價值才是最重要的。
諸葛云疏四人可不知道這四本書得來得有多坎坷,只見她們一臉驚喜地從盒子里拿出這本堪比原書《大夏志》厚三倍的珍貴書籍。
沒想到,王夫子還有出手這么闊綽的同門師兄。
四人無比珍惜地翻看了幾頁后,這才依依不舍地把這本書放進了禮盒里,并向陳仲淵行了一個長輩禮,鄭重道謝。
王夫子看著幾個弟子滿臉喜色,這才不情不愿地把四個弟子的名字正式介紹給陳仲淵及他的三個弟子認識。
諸葛云疏、諸葛云初、王怡和張皓也是這時,才得知這個書房內(nèi)如同隱行人一般的三人名稱。
大弟子名為郭簡,今年十七歲,十四歲時考中了秀才,磨礪了三年,今年準備下場鄉(xiāng)試。
二弟子名為盧慎微,今年十四歲,前年才下場考試,一次性通過縣試、府試和院試,且還是縣案首和府案首,雖說院試錯失了院案首,可是其名次也是位居第二。
三弟子名為沈謙,今年十三歲,十歲時參加科舉,連中小三元。
諸葛云疏、王怡和張皓三人聽到‘沈謙’這一名字,頗感熟悉,就好像在哪里聽到過一般,但是仔細回想,又想不起來。
倒是諸葛云初先是皺眉思索了一番,然后篤定道:“這位師兄難道就是聞名全大夏的‘沈神童’。”
諸葛云疏三人被這一句話提醒,這才晃過神來。
原來這位就是比之謝玉還要在大夏國出名的那個,三歲能詩,六歲熟讀百家,八歲寫得一手好文章的‘沈神童’。
在得知這個真相后,諸葛云疏、王怡和張皓三人一臉稀奇地看向沈謙,并細細打量著。
這可是大夏國神童榜排行第三的人物?。?br/>
被四雙如此灼熱得視線盯著,沈謙的耳朵不自然得紅了起來,特別是諸葛云初那句‘聞名大夏的沈神童’,不知為何,沈謙感覺莫名的羞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