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澈小心翼翼的說著,朱高煦頷首道:“你們能弄出來,我便已經(jīng)十分高興?!?br/>
朱高煦看著玻璃窗外,那在海上游弋的辛亥號,心里十分滿意。
有了蒸汽機船和火車,大明朝的海疆和內陸都將變得十分穩(wěn)固。
現(xiàn)在留給他的只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消息傳遞太慢,另一個就是天下漢化速度太慢。
朱高煦口中的天下,并不僅僅指兩京一十八布政司,而是指全球漢化速度。
南洋的滿者伯夷已經(jīng)被滅,這代表南洋最后一個信仰其它宗教,不引進漢文化的國家徹底消失。
南洋的漢文化已經(jīng)開始傳播開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穩(wěn)扎穩(wěn)打,在鞏固南洋漢化的同時,推動印度廝當?shù)臐h化。
唯有文化才能讓這群國家在不知不覺中稱為大明的一部分,僅憑屠刀的話,大明和朱高煦都沒有精力消滅那么多國家,滅亡那么多人口。
“這船若是按照你所說,日后穿戴鐵甲,裝備會爆炸的炮彈,那天下凡近海之處,恐皆為我大明疆土?!?br/>
朱棣收起了望遠鏡,目光中帶著幾分羨慕。
他羨慕自己的兒孫能看到鐵甲艦,也羨慕他們能看到幾十年后的世界。
朱棣看過朱高煦在太學的許多模型,其中就包括了“未來城市”的一些模型。
他不知道這些是否能實現(xiàn),只是就這些年的進步來看,那一切似乎并不遙遠。
“可惜,我看不到了……”
朱棣在心底嘆了一聲氣,朱高煦則是與蒯澈聊了聊其它的事情。
蒸汽機船暫時還不會量產(chǎn),而是要等到技術成熟才行。
另外,就朝廷現(xiàn)在掌握的情報來看,天下的海船大概會在二十年后陸續(xù)退役,屆時再根據(jù)蒸汽機船的研究進度來選擇是否量產(chǎn)比較關鍵。
討論了蒸汽機船的大小事務和未來方向后,朱高煦便與朱棣他們走下了高樓,前往火車站乘車返回北京。
正旦朝會由朱瞻壑在主持,隨著他的年齡邁入三十,做事情也不如以前天真了,倒是謹慎保守了許多。
對于他的這種改變,朱高煦是樂見其成的。
返回北京后,他將朝政漸漸交給朱瞻壑處置,讓朱祁鉞兼顧中學學業(yè)的同時,在放學后前往武英殿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