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府與渤海,這兩個班子能成功全靠朱高煦和朱棣,實際上兩個班子內部有實力和才干的并不算多,只是因為搭上了順風車而得到了旁人一輩子得不到的榮華富貴。
孫鋮一個吏員,當年治理一個遼東的新政都花費了近十年時間才結束入朝,可見他的能力并不算拔尖。
如今是老人退下養(yǎng)老,新人崛起執(zhí)政的時代,沒有能力的老人如果不主動地急流勇退,那便只有被人強行退下。
李冕這群人,本就是能力不如地位的人,故此許多大事上根本沒有他們的身影,而他們有的不過只是資歷。
利用資歷和地位,他們提拔了類似王回、張孟存這樣一批又一批的人,并以提拔之恩對他們相加要挾,讓他們這群人成為自己一群人的傀儡。
只是類似王回這樣通過一輪輪考驗并以進士出身成為官員的人,如何甘愿被一群連科舉都考不過,只能靠察舉制推薦的老人控制呢?
這次的事情楊士奇看得很清楚,無非就是李冕等人想要利用王回當刀子去江南查案來打擊清流,而王回知道自己一旦被當刀子打擊了清流,那日后清流報復,李冕等人一定不會救自己,所以他必須得自救。
他的自救,就是選擇投靠皇帝,而皇帝想要的就是解決當下的國債和國庫問題。
正因如此,王回這次的抄家才會那么迅猛,才會成效那么快。
王回如果要顧及同在江南的新政派官員,那肯定是沒辦法打擊所有人,所以他干脆無視了這群人,只為抄家充實國庫。
清流官員見狀,當即也開始對新政派的官員暗中調查,甚至收買一些京察官員來反向京察新政派官員。
如此一來,新政派官員落馬之人也絡繹不絕,而這并非李冕他們想要看到的。
為了不受李冕等老人的報復和要挾,王回必須得將清流的仇恨轉移到李冕等人身上,而他選擇了直接對楊士奇下手。
王回現在的做法,楊士奇雖然官職不如王回,但他在清流之中的地位卻與孫鋮等同。
不同的是,孫鋮是被架空,而楊士奇則是能在地方源源不斷的給清流輸血。
這些年清流之中北方人不斷增加,這大部分就是楊士奇的功勞。
正因如此,王回對楊士奇下手,那楊榮、楊溥等人自然不會覺得這種事情是王回能決定的,他們的目光毫無疑問投向了李冕等人。
這種節(jié)骨眼上,自己突然得到了拔擢,而自己的兒子卻被論罪。
楊士奇分析了所有,只覺得當下的局面太過混亂,也并非王回一個人可以攪動。
真正推波助瀾的,是坐在金臺之上的那一位。
這一位想要的,就是借助自己的手把李冕這群人扳倒,換王回、張孟存、徐碩這群人上位。